摘要 目的 观察伊血安颗粒对促进产后子宫复旧的作用。方法:192例阴道分娩产妇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96例,治疗组产后即开始口服伊血安颗粒,每天2次,每次1袋,连用6天为一个疗程;对照组于产后口服生化丸,每天2次,每次1丸,连用6天为一个疗程。治疗后分别进行产后子宫复旧评估,评价临床疗效,进行治疗前后比较。结果 经服用伊血安颗粒,临床子宫复旧顺利,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产后宫缩痛,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降低,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伊血安颗粒对产后子宫复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优于传统药品生化丸。
关键词 伊血安颗粒;产后;子宫复旧;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 289. 5 【文献标识码】B
笔者自2009年9月一2010年1月,对96例阴道分娩产妇予口服伊血安颗粒治疗,观察其对产后子宫复旧的促进作用,并另设96例口服生化丸作为对照,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92例病例来自在我院产科经阴道分娩产妇,包括初产妇及经产妇,孕周在28--41周之间,平均38周,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观察组96例,平均年龄(26. 5 ±5. 5 )岁;对照组96例,平均年龄( 28. 5±3.5)岁。两组病人均行B超检查排除胎盘、胎膜残留以及子宫肌瘤可能,并行血常规检查排除贫血及感染,且凝血四项、肝肾功能均正常。两组病人在年龄、分娩方式、产次等方面均无差别,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服药方法 观察组:产后即开始口服伊血安颗粒(中成药广西万寿堂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80023),每次1袋,每日3次,每袋15 g装,开水冲服,连用6天。
对照组:产后口服生化丸(山西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4020409),每次1丸,每日3次,连用6天。
两组均同时服用头孢呋辛酯片(成都倍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026)0.5 g,每日2次,以预防感染。
2. 2 观察方法 服药即开始观察宫底高度、恶露量、颜色以及产后宫缩疼痛发生及缓解情况。产后2周复诊按疗效标准进行疗效判断。
3 疗效观察
3. 1 疗效标准 自产后第1日子宫宫底平脐,以后每日下降1 -2 cm;血性恶露持续3 -4天;产后宫缩疼痛缓解,甚至疼痛不明显;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降低为临床有效。
3. 2 结果 产后2周临床观察经服用伊血安颗粒的病人,子宫复旧顺利,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产后宫缩痛,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明显的优势(见表1)。
表一 两组观察结果比较表 例(%)
组别 n 宫底下降情况 血性恶露持续时间 宫缩疼痛缓解程度
有效 无效 有效 无效 有效 无效
观察组 96 91 5 90 6 90 6
对照组 96 79 17 78 18 78 18
X2 7.9325 6.8571 6.8571
P值 0.0065 0.0088 0.0088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疗效好于观察组,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 3 不良反应 两组均未出现过敏反应,观察组有2例出现乳量偏少,但不能说明与服用伊血安颗粒有关。
4 讨论
分娩后,由于子宫肌肉的收缩、缩复作用,迫使肌层内血管管腔闭锁或狭窄,子宫肌细胞缺血或发生自溶,子宫体积明显缩小,胎盘剥离面亦随着子宫的缩小和新生内膜的生长而得以修复,此过程称为子宫的复旧[1] 。当复旧功能受到阻碍时,即导致子宫复旧不全。子宫复旧不全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是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延长,从正常的仅持续3天,延长至7--10天,甚至更长。病人常有腰痛及下腹部坠胀感,但也有少数病人血性恶露量不多,而主要表现为下腹部剧烈疼痛。若行双合诊检查,常发现宫颈较软,宫颈外口至少能通过1指,子宫较同时期正常产褥子宫稍大稍软,多数子宫呈后倾后屈位,并有轻微压痛。B超检查可见到子宫较大,宫腔内积液等。子宫复旧不全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永久性的子宫变化,日后子宫增大纤维组织增多,影响收缩可使月经量多、经期延长,也可引起晚期产后出血,严重影响妇女健康。产后给予药物促进子宫复旧能显著减少产褥感染、晚期产后出血等发生机率。生化丸出自《傅青主女科·产后篇》,是产后代表方,具有养血和血,祛瘀生新之功,为医家推崇之堕胎、产后常用方剂[2]。伊血安颗粒是广西万寿堂药业有限公司在瑶族民间治疗各妇科血症的验方基础上,根据中医理论与临床经验研究开发的中药三类新药。由滇桂艾纳香、益母草、延胡索、甘草等药材制成,具有活血止血、行气止痛的功能,用于治疗血瘀证之产后恶露不绝。其中滇桂艾纳香为菊科艾纳香属植物,为瑶族民间草药,产于云南、广西等地。《中华药海》中记载滇桂艾纳香性味淡、甘平,人肝、肾、膀胱三经;功效活血止血,具有活血不伤血、止血不留瘀之功[3];益母草苦泄辛散,人血分,善于活血祛瘀调经,药理说明其具有较强的子宫兴奋作用,可使子宫收缩明显增强[4],是妇科经产要药,故有“益母”之名,李时珍称之为“治胎衣不下”之良药;延胡索辛散温通,既能活血又能行气,气行血活,通则不痛,故历来作为止痛要药。李时珍《本草纲目》载本品“专治一身上下诸痛”。药理研究亦表明延胡索主要成分中延胡索乙素镇痛作用最强,对持续性、慢性钝痛有极佳镇痛效果[5]。中医认为“产后多瘀”,是由于分娩创伤,脉络受损,血溢脉外,离经成瘀;另外产后余血浊液易生瘀滞[6]。化瘀止血的药物能使“瘀”状态明显改善,并提高产褥期子宫复旧功能。本研究中应用伊血安颗粒予新产后产妇口服,以观察伊血安颗粒对促进产后子宫复旧的作用,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说明伊血安颗粒对产后子宫复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优于传统药品生化丸,值得推广使用。
参 考 文 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5.
[2]王艳,柴进华.生化汤加减治疗产后复旧不良56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08 ,04 (15) :43 -44.
[3]劳深,甄汉深.滇桂艾纳香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05(25):1 047--1 048.
[4]郭鹏,高颖.益母草的药理学研究进展[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8,01(17):83--84.
[5]吕清文,丛雅勤.延胡索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浅议[J].内蒙古中医药,2005,01:26.
[6]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291--293.